轉載自@中國圖書館學報
我國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走過了十年歷程。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直接帶動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十四五”以來各級黨委政府出臺一系列推動公共文化設施和服務提檔升級的政策措施,是推動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快速發展的直接動力。目前全國已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間33500多個,主要類型包括既有公共文化設施空間的創意性改造、新建“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城市公共服務空間的綜合利用、嵌入式公共文化空間、開放式公共文化空間、城市更新中騰退空間的改造利用、實體書店拓展公共文化服務空間。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呈現出理念新、形態新、機制新、技術新和服務新的特點。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的未來發展,需要進一步推進以新空間建設促進公共文化設施的布局優化;轉變觀念,扎實推進公共文化空間體系建設;堅持提升設施品質與強化服務功能并重;完善社會力量參與新型公共文化空間運營管理機制;推動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服務融合發展,充實服務業態。
我國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已經走過了十年歷程。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十四五”以來,以“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為代表的各類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發展迅速,取得了顯著成效,走出了一條以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帶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中國道路。研究總結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的創新做法、主要經驗,直面已經顯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推動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持續創新發展的方向任務、政策措施,對于落實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戰略任務,充分發揮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承載新時代文化新使命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1 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的起源和發展
1.1 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的起源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戰略部署,開啟了我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新征程。同年,江蘇省張家港市出現了一批散布在街頭的新穎別致的公共閱讀“小木屋”,又稱“24小時圖書館驛站”,有學者稱其是“公共閱讀新型空間形態的最早原型”。2014年,浙江省溫州市推出24小時無人值守的自助式場館型公共閱讀空間,首次以“城市書房”命名,同時在城市書房的選址布點、空間品質、技術應用、服務提升、社會力量參與等方面實施了一系列創新舉措,取得了顯著的服務成效。2015年,溫州市還開發建成另外一類以藝術展示、藝術分享、藝術活動為主要功能的新空間,稱為“文化驛站”,同樣廣受歡迎。溫州市的做法和經驗經宣傳推廣后,不少地方借鑒溫州經驗開始建設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
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部署以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為中心推進總分館制建設。2016年,文化部等國務院五部門印發《關于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按照填平補齊原則,新建或改擴建一批總館和分館。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直接帶動了全國范圍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進入“十四五”,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在全國普遍推開,興起建設熱潮。
1.2 “十四五”以來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的促進政策
“十四五”以來,各級黨委政府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出臺一系列推動公共文化設施和服務提檔升級的政策措施,是推動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快速發展的直接動力。
“十四五”時期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頂層設計文件,都把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作為重要任務加以部署。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立足城鄉特點,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間;對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功能布局進行創意性改造,實現設施空間的美化、舒適化;創新打造一批融合圖書閱讀、藝術展覽、文化沙龍、輕食餐飲等服務的“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等新型文化業態,營造小而美的公共閱讀和藝術空間;積極推進社區文化“嵌入式”服務,將文化創意融入社區生活場景。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將創新發展城鄉公共文化空間納入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建設范疇,要求在農村因地制宜建設文化禮堂、文化廣場、鄉村戲臺、非遺傳習場所等主題功能空間;在城市加快推進社區文化“嵌入式”服務,將文化創意融入社區生活場景,將社區文化設施建設納入城市更新計劃,創新打造一批具有鮮明特色和人文品質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部署健全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明確提出創新打造一批“小而美”的城市書房、文化驛站、文化禮堂、文化廣場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間。
在國家層面推動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部署的指引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把新空間建設作為推動當地公共文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推進。如北京、上海等地將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納入“十四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上海市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十四五”規劃》將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作為營造城市人文氣息的重要任務。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出臺了地方標準《未來社區公共文化空間建設規范》,從建設規模、整體布局、空間功能設置、標志標識等方面規范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浙江省嘉興市出臺《關于高質量推進嘉興市城鄉一體“10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建設的實施意見》,以常住人口和服務半徑為依據,優化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布局。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出臺了《推進全省公共文化新空間建設行動方案》,建立了評選全省年度十佳城市書房和十佳文化驛站、并給予相應扶持的激勵機制。
1.3 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的發展現狀
據初步統計,截止到2023年9月,全國已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間33 500多個。
從建設主體上看,政府投資新建或改擴建的有27 600多個,約占83%;社會力量參與建設的有5 800多個,約占17%。在政府建設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中,依托基層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村(社區)文化中心改擴建的有16 300多個,約占全國總數的49%;政府新建的有11 200多個,約占全國總數的34%。從區域分布來看,已建成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達14 500多個,約占44%;中部地區次之,為10 400多個,約占31%;西部地區最少,為8 400多個,約占25%。從省際來看,廣東、浙江、四川、河南、湖南五省數量較多,約占全國總數的48%,最多的省份已建成4 000多個;也有少數省份尚處于起步階段,建成的新空間數量不足百。
2 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的類型和特點
各地因地制宜,創新機制,采用多種方式開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總體來看,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2.1.1 既有公共文化設施空間的創意性改造
既有公共文化設施空間的創意性改造,是指對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社區圖書室、農家書屋等既有公共文化設施進行提檔升級改造,優化服務功能,提升服務質量。如2023年年中改造完成后開放的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主題館、山西省圖書館長風館,就是大型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再造的成功范例,其共同的特點是秉持以人為中心的理念,在原有設施的基礎上進行空間再造、功能重組,在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基礎上,融入全民科普、藝術普及等主題服務,突出地方文化特色,以空間再造帶動了服務品質的大幅提升。
2.1.2 新建“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
近年來各地新建了一大批“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上海市浦東新區在東岸濱江岸線22公里的核心區域內新建了22座“望江驛”,通過與景觀、地形的多維整合,形成了日常、自主、有活力的公共文化空間。河南省洛陽市近年來采取自主建設、與社會力量合作等多種方式,建成200多座“河洛書苑”。浙江省已建成城市書房1 100多家,文化驛站近600家,近年來在溫州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的基礎上,又涌現出了“樂清書苑”、臺州“和合書房”、杭州圖書館茶文化主題分館、嘉興“禾城藝”“健心客廳”、烏鎮?有戲FUN音樂劇共創空間等一批地方文化特色鮮明的新空間。“小而美”、高質量的新空間也在向農村延伸。廣東省中山市南朗街道左步村的“左步書屋”,由村民自主建設,幾間綠色玻璃房矗立在稻田邊、草地上,一派清新的田野風情。日常服務除圖書借閱、數字作品欣賞、展覽展示等,還將書屋前的十畝農田開辟為農耕文化體驗園,開展農耕研學活動,打造出了具有田園特色、現代風格、文農旅融合的鄉村新地標。
2.1.3 城市公共服務空間的綜合利用
城市公共服務空間的綜合利用,是指對散布在城市街頭的城市驛站、戶外勞動者驛站、長途客運站等既有公共服務空間進行升級改造,嵌入公共文化元素,融入多元業態和多種功能,打造成為復合型的城市公共服務空間。廣東省東莞市從遍布全市的300多個城市驛站中遴選符合條件的設施進行升級改造,融入閱讀、藝術展覽、文化活動等多種功能,拓展了城市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布局。江蘇省蘇州市在建設戶外勞動者驛站時,關注戶外勞動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嵌入了圖書借閱、掃碼聽書等公共文化服務,為外賣送餐員、快遞員、出租車駕駛員、環衛工人等新業態靈活就業人員提供綜合性的關愛服務。江蘇省張家港市將使用率日漸低下的港城長途汽車客運站改造成為“書香交通驛站”,保留了原車站的建筑特色與時代印記,將退役公交車改造成親子書屋,將安檢空間改造成愛心母嬰室,既留住了城市記憶,又活化了城市公共設施。
2.1.4 嵌入式公共文化空間
嵌入式公共文化空間,是指與餐飲、商場、公園等場所合作,在其場地開辟公共文化空間場景,嵌入公共文化服務功能。這種模式常見于大城市,特別是寸土寸金的中心區域。如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2023年實施公共文化空間“星羅棋布”計劃,首批推出100個通過自愿申報、專家評審產生的“嵌入式”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由政府提出服務基本要求并提供經費扶持,企業自主建設運營,公共文化空間和服務快速布局到了城市街區、商業樓宇、交通樞紐、社區園區、公園景點等人流密集區域,形成了設施和服務星羅棋布的局面。
2.1.5 開放式公共文化空間
開放式公共文化空間,是指在公共廣場、城市街角、老城小巷、鄉村空地融入公共文化元素,開辟公共文化活動陣地,營造遍布街頭巷尾、深入城鄉肌體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杭州市臨平區“文化藝術長廊”以長廊聯結曲藝交流中心、圖書館、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三組建筑,構建以“形、音、書、畫”四大功能為主的公共文化服務,形成了一軸多點、動靜結合、主客共享的開放式公共文化集聚區。蘇州第二圖書館除了主體建筑以外,還配套建設了書香公園,總建設面積約21萬平方米,融入閱讀、書香文化元素,為該片區居民提供舒適、人性化的開放式休閑娛樂空間。近年來,許多城市開展了居民家門口的“口袋公園”建設,融入公共閱讀和文化展示功能成為口袋公園建設的重要內容。
2.1.6 城市更新中騰退空間的改造利用
城市更新中騰退空間的改造利用,是指將符合條件的騰退空間進行創意性改造,融入公共文化功能,構建彰顯騰退空間特色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北京市東城區抓住城市更新契機,活化利用閑置的建筑、小區空間邊角料、地下室空間,建成了一批美觀大方、實用便民且京味兒濃厚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美后肆時、東苑戲樓、南陽·共享際、史家胡同博物館、東四胡同博物館、朝陽門社區文化生活館(27院)、緣慶書苑、東總布胡同圖書館等一大批有影響力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陸續涌現,在服務居民的同時承載著老北京的記憶,展現著老北京的歷史風貌。重慶市渝中區在城市更新中通過修繕歷史建筑,打造出一批抗戰文化空間,如《新華日報》總館舊址、飛虎隊別墅等;通過解碼重慶母城基因,構建起一批山城記憶空間,如修復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建設湖廣會館歷史文化街區等;通過活化紀念遺址,建設起一批主客共享文化空間,如曾家巖書院、鵝嶺二廠記憶館等;通過升級社區設施,建設起一批高品質的城市生活圈中的文化空間,如老舊住宅改造而成的“人和書院”、滄白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通過嵌入城市街角,營造出一批城市公共藝術空間,如雙鋼路家規家訓文化長廊、張家花園耕讀文化墻、“城墻故事會”等活態公共藝術活動。
2.1.7 實體書店拓展公共文化服務空間
實體書店拓展公共文化服務空間,是指將符合條件的實體書店納入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的扶持范圍,融入公共文化服務功能。北京市朝陽區圖書館與建投書局合作,在書店內開辟公共閱讀空間,開展免費借書服務,舉辦各類公益文化活動,并納入“朝陽城市書屋”體系。北京市東城區第一圖書館與王府井新華書店合作打造了中華第一書店的圖書館分館,以“你選書我買單”為紐帶聯結事業和產業,書店開辟公共閱讀場地,組織公益性閱讀活動,與圖書館實現通借通還。北京隆福寺“更讀書社”建成百姓家門口的特色“書房”,設置借閱區,定期舉辦文化活動,還融入文創產品銷售、沉浸式演出等多種文化業態,打造出文化事業與產業融合新場景。
2.2 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的特點
新型公共文化空間與傳統設施空間相比,體現出了鮮明的特色,適應了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對公共文化服務的新要求,成為新時期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顯著標志。
2.2.1 理念新
首先,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不搞大拆大建,而是主要采用優化存量和嵌入增量的方式開展建設。北京、上海、重慶等城市將新空間建設與城市更新改造相結合,對已有的基層社區公共文化設施進行提檔升級,或采用嵌入的方式,將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和服務嵌入到商場、地鐵站、公園等公眾生活的公共空間中,實現空間快速布局、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營造了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文化氛圍。
其次,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打破“空間即建筑”的觀念,將公共廣場、城市街角、老城小巷、鄉村空地等開放性的空間都視為空間場所,融入公共文化元素,營造遍布街頭巷尾、深入城市肌體的公共文化空間體系。如云南省昆明市在老城小巷中打造的“巷巷美術館”、上海老舊小區中打造的“暖亭”“樓道美術館”“露天博物館”等。
再次,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打破設施按行政層級布局的傳統方式,依據常住人口和服務半徑、以“文化圈”的理念進行科學合理的布設。上海市嘉定區在建成區、街鎮、居村三級公共文化設施體系的基礎上,以“15分鐘社區生活區”的建設為契機,在公共文化設施覆蓋不足的街鎮與居村的中間片區,建立了大量的“我嘉·秀空間”“我嘉·藝空間”“我嘉·閱空間”,開創了“2.5級”層面的公共文化設施,明顯提升了公共文化設施和服務的覆蓋能力。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根據當地街鎮和村居之間設施和服務薄弱的實際,以“學校+片區”“社區+片區”的方式,建設介于鎮街和村居兩個層級之間的片區聯網分館,通過片區分中心織密總分館體系網絡。浙江省出臺“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建設規劃,以1.5公里為服務半徑,規劃服務圈內至少有3個公益性公共文化空間,為通過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查漏補缺、完善體系提供了標準。
2.2.2 形態新
與傳統的公共文化設施相比,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在物理形態上發生了根本性變革,除了具有公共文化服務基本功能外,更關注以“人”為中心的參與和體驗,不論建筑外形還是內部陳設,都具有較高識別度和可見度。
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秉持“小而美”的建設原則,多以小型空間為主,空間設計融入藝術與美學元素,將空間打造成為具有審美意向與文化精神的載體,突出強調品質化、時尚化、舒適化。如位于上海陸家嘴的“融書房”由著名設計師設計,建筑風格獨特,書香氣息濃厚,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心獨樹一幟。山西省晉城市浙水村聘請中國鄉土設計院團隊設計了頁巖圖書館,借助天然巖石依山而建,與文化之美相結合,成為網紅打卡點。這些形態新穎的空間深刻改變了公眾對傳統公共文化空間形象和品質的印象,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空間設計彰顯當地文化特色是各地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的普遍追求。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地深入挖掘當地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用好用活文化元素、文化符號,將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打造成展示當地深厚人文內涵的載體,在引起當地居民情感共鳴、增強歸屬感的同時,也助力全域旅游,成為主客共享的新空間。
(見下)